安百拓(原阿特拉斯科普柯),山特維克所以在鑿巖裝備領域馳騁N多年沒有敵手,蒙特貝瀕臨死亡而不僵,我認為在于人家有鑿巖機這個核心拳頭產品;當然并不只是這一點, 但其他部件,結構件, 控制部件我們都可以生產或容易獲得,這從我們國內有眾多臺車,鉆機生產廠家生產了那么多產品就可以證明。 在我的記憶中,液壓鑿巖技術應該是從上世紀六十年代開始,法國蒙特貝, 瑞典阿特拉斯科普柯等公司陸續生產制造液壓鑿巖機; 在我國,液壓鑿巖機幾乎是與國外同步的,但至今沒有市場有影響力的品牌;上世紀九十年代,阿特拉斯將COP1238鑿巖機技術轉讓給沈陽風動工具廠,好像后來天水風動機械廠也得到了圖紙進行生產,我看到過他們的產品,只能說差強人意,而且后來廠子四分五裂,技術人員各自為政,市場幾乎沒有人做推廣,漸漸被人遺忘;沈風生產了不少臺,我記得那時一臺要18萬元人民幣左右,那時這個價格從一般百姓看來是很高的,但比阿特拉斯科普柯原裝的COP1238以及新出來的COP1838便宜不少,酒鋼鏡鐵山鐵礦使用不少在他們的Simba252上;后來沈風被阿特拉斯收購,基本定位在低端風動鑿巖機生產上, COP1238鑿巖機從此絕跡;沈風也不再生產液壓鑿巖機;